中共中央宣傳部委托新華通訊社主辦

習近平經濟思想系列講解丨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2022-06-16 10:10
來源:半月談網

新疆塔城建設國際物流園 高晗 攝

半月談記者 毛振華

國家強,經濟體系必須強。只有形成現代化經濟體系,才能更好順應現代化發展潮流和贏得國際競爭主動,也才能為其他領域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我國經濟發展由高速增長到高質量發展的轉型過程,正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過程。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與轉變發展方式緊密相關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在深刻總結國內外經濟發展經驗教訓、分析國內外發展大勢的基礎上形成的。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首次提出“要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其背景是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跨越關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標。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這是黨中央從黨和國家事業全局出發,著眼于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順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新要求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

現代化經濟體系要建設六個體系、一個體制

在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后,外界對于其內涵以及究竟該如何建設格外關注。隨著宏偉藍圖逐漸展開,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路線圖”清晰起來,那就是建設六個體系、一個體制,這包括建設創新引領、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體現效率、促進公平的收入分配體系,彰顯優勢、協調聯動的城鄉區域發展體系,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綠色發展體系,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開放體系,以及充分發揮市場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經濟體制。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現代化經濟體系,是由社會經濟活動各個環節、各個層面、各個領域的相互關系和內在聯系構成的一個有機整體。因此,六個體系與一個體制是統一整體,要一體建設、一體推進。在建設中既要借鑒發達國家有益做法,更要符合中國國情、具有中國特色。

緊抓實體經濟、創新驅動

越是奔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越是要全力以赴,不可掉以輕心。在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當中,需要深刻理解和把握住其“牛鼻子”,那就是實體經濟。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把提高供給體系質量作為主攻方向,顯著增強我國經濟質量優勢。

我國實體經濟門類齊全,但并非高枕無憂。低端產能重復建設的問題依舊存在,高端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發展滯后,存在較大的供給缺口,部分重大裝備和關鍵技術仍然依賴進口。當務之急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推動資源要素向實體經濟集聚、政策措施向實體經濟傾斜、工作力量向實體經濟加強,營造腳踏實地、勤勞創業、實業致富的發展環境和社會氛圍。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同樣離不開創新驅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就要著力加快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萍紕撔率瞧渲械闹匾画h。

歷史一再證明,我們不走創新驅動發展道路,新舊動能不能順利轉換,是不可能真正強大起來的。在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過程中,既要瞄準世界科技前沿,抓住大趨勢,下好“先手棋”,打好基礎,儲備長遠,還應補齊基礎研究、關鍵技術、體制機制等方面的短板,在推動發展內生動力活力上實現根本性轉變,加快形成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

責任編輯:王靜

熱門推薦

伊在人天堂亚洲香蕉精品区|国产SP女贝网实践打屁股视频|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香蕉久久久久|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