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傳部委托新華通訊社主辦

百年大黨引領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2025-07-03 16:03
來源:光明網

作者:張青衛(南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天津市黨的建設研究會特邀研究員)

從石庫門到天安門,從興業路到復興路,百余年的時間里,我們黨帶領著中國人民從苦難走向輝煌,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在民族復興的征程上,不斷創造歷史偉業。值此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4周年之際,回溯黨的來時路,展望黨的新征程,我們需要以更加強烈的歷史主動精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大抱負激發民族復興的強烈情感

中國共產黨是一個具有遠大抱負的政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我們黨成立之初就確立的偉大理想,更是黨永遠不能忘記的初心和使命。理想激發情感,抱負砥礪奮斗。為初心使命奮斗的“大抱負”激勵著黨和人民在戰爭年代敢于犧牲、在和平年代勇于奉獻,在國際風云突變中敢于擔當,創造了震撼世界的人間奇跡。100多年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一直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團結奮斗的行動主題,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心愿與美好夢想。

歷史告訴我們,思想上封閉、精神上被動,是近代中國文明進步和民族復興的首要障礙,廣大人民需要一個精神強大的政治組織來激發復興情感、凝聚復興力量。當中國共產黨以此前中國所有政治力量不曾有過的奮斗姿態和精神面貌出現在中國人民面前時,民族復興大業便有了主心骨,中國人民開始從精神上由被動轉為主動。

中國共產黨是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政黨,一開始就將民族復興與人民幸福緊密結合在一起,以獨特的政治優勢凝聚起了億萬中國人的情感認同。中國共產黨是有崇高組織使命、嚴密組織體系、獨特組織機制、嚴格組織紀律的政黨,在長期實踐中發揮著把黨員組織起來、把人才凝聚起來、把群眾動員起來、把軍隊強大起來的組織優勢,徹底改變了舊中國“一盤散沙”的亂象,以民族獨立的姿態極大地慰藉了人民的情感創傷。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中國共產黨矢志不渝的歷史任務,我們黨為此進行了長期不懈奮斗,與時俱進制定實施對臺方針政策,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基本方針,形成了“新時代解決臺灣問題的總體方略”,進一步激發了中國人民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熱切期盼。在謀求國家統一、實現民族富強的目標面前,中華民族血脈相連、情感相通,前所未有地匯成了民族復興的情感力量。

大成就奠定民族復興的堅實基礎

崇尚奮斗、謀求上進的國家沒理由不富強;創造過輝煌,而又銳意進取的民族沒理由不復興。我們黨始終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帶領人民在瀕臨絕境中突出重圍,在困頓逆境中毅然奮起,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從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烽火連天,到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熱火朝天;從改革開放的春潮涌動,到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波瀾壯闊,黨始終站在時代潮流前列,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正信心百倍推進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在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征程中,一切偉大的成就都是黨領導人民接續奮斗、接力探索的結果。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領導人民浴血奮戰、百折不撓,推翻了壓在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國,實現了從封建專制到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黨團結帶領人民自力更生、發憤圖強,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推進了社會主義建設,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黨解放思想、銳意進取,開創、堅持、捍衛、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了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到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歷史性轉變。新時代,黨自信自強、守正創新,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我國發展具備了更加堅實的物質基礎、更為完善的制度保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

大擔當引領民族復興新征程

中國共產黨在奮斗歷程中淬煉了敢擔當、善擔當、能擔當的高貴品格,始終把民族復興大任扛在肩上。然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成就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更不是別人恩賜施舍的,而是廣大人民在黨的領導下用勤勞、智慧、勇氣拼出來、干出來、奮斗出來的!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中國共產黨以更加主動的歷史擔當、更加堅定的現實步伐,引領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巨輪破浪前行。

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形勢環境變化之快、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之重、矛盾風險挑戰之多、治國理政考驗之大前所未有。黨始終保持戰略定力,錨定戰略目標,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把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向前推進了一大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展現了更加光明的前景。

新時代的偉大變革,在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中華民族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在經濟領域,黨堅持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為民族復興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在科技領域,黨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入推進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動科技創新成果不斷涌現,為民族復興提供了強大的科技支撐;在文化領域,黨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積極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革命文化,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斷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為民族復興提供了深厚的文化滋養。

在國際舞臺上,我們黨積極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倡導多邊主義,反對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為全球治理體系變革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以更加開放包容的姿態,與世界各國共享發展機遇,共謀合作共贏,不斷展現負責任大國應有的擔當和風采。

大團結匯聚民族復興的磅礴力量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具有團結精神的民族,團結奮斗是中國人民最顯著的精神標識,更是中國共產黨人最寶貴的精神財富。百年光輝歲月中,每到歷史抉擇的關鍵時期,黨總能依靠團結奮斗的強大精神力量來攻堅克難,取得偉大勝利。百余年來,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以民族復興為根本使命,一步一步地朝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奮進。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偉大的歷史主動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氣、強烈的責任擔當,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

新征程上,“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成了黨領導人民繼續團結奮斗的中心任務。未來,我們黨將充分發揮億萬人民的創造偉力,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動員全體中華兒女圍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一起來想、一起來干,形成同心共圓中國夢的強大合力。

責任編輯:王靜

熱門推薦

伊在人天堂亚洲香蕉精品区|国产SP女贝网实践打屁股视频|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香蕉久久久久|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