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傳部委托新華通訊社主辦

免費午餐,這里真的有

2023-08-30 09:28
來源:半月談網

俗話說,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但在吉林省臨江市“家之味”公益餐廳,半月談記者卻見證了免費午餐的溫情一幕:年過六旬的老人結伴而來、殘障者由志愿者攙扶著就座、環衛工人被請進幽靜的座位……靠著愛的“反哺循環”,這家提供免費午餐的餐廳運轉已超4年。

愛的港灣:沒有餐廳,生活可就難多了

75歲的張洪志老人告訴半月談記者:“女兒在外地工作,自己一個人獨居,來餐廳吃飯3年多了。疫情關停3個月,我像沒了家一樣,每天吃飯就是稀里糊涂對付一口?!?1歲的于忠斌老人也是一個人生活?!拔液袜従咏Y伴而來,互相有個照應,飯后還能一起溜達,在外地的兒子非常放心?!庇谥冶笳f。

半月談記者在“家之味”餐廳看到,上午11時,免費午餐正式開餐,有青椒油豆腐、紅燒粉條、炸平菇、青椒包、米飯、養生粥和3種小咸菜?!拔沂寝r村的,離這騎電瓶車要20多分鐘,餐廳解決了我的吃飯難題?!杯h衛工人王德有說。

圖片

老年人在“家之味”公益餐廳就餐 周立權 攝

拄著雙拐的王來成帶著兩個小女兒來了,志愿者忙迎上去。殘障者柳林摟起衣袖和褲腿給記者看,他手臂和小腿皆有殘疾?!白约阂粋€人,沒有餐廳,生活可就難多了?!绷终f。

“免費的午餐,這里真的有?!?0歲的丁艷杰說,“我第一次來,早就知道能免費吃,一直不好意思來,志愿者太熱情了,今后我也要成為這里的志愿者?!?/p>

愛的延續:我養別人老,別人養我老

臨江市建國街道解放社區黨委書記王娟談起籌建公益餐廳的初衷:“轄區內老年群體收入微薄,空巢及獨居老人比例不斷上升,一些人行動不便,吃飯成了比較現實的問題。經過與身邊有愛心的志愿者共同商量,決定依托社區建立一個餐廳,讓有需求的人免費就餐?!?/p>

王娟、老黨員及志愿者們帶頭捐出了鍋碗瓢盆,又向駐區企業“化緣”爭取了啟動資金,2019年7月9日,餐廳正式對外開放。全市60歲以上老人、殘疾人、留守兒童和環衛工人可享受免費午餐?!爸阅軌驁猿窒聛?,靠的是這許多無私奉獻的志愿者?!蓖蹙暾f。

店長程海波忙前忙后,臉上沁出細密的汗珠。54歲的付艷萍是程海波的副手:“我是林業部門退休的?,F在雖然忙,但很快樂?!?1歲志愿者馬秀英身患糖尿病,一直堅持給餐廳做面食?!拔茵B別人老,別人養我老,我相信愛會延續?!瘪R秀英說。

王娟告訴半月談記者:“目前,注冊志愿者已達750人,常駐志愿者有10多名。獻愛心一天兩天可以,但這些志愿者堅持4年多,沒有任何報酬,怎能不令人感動?”

愛的反哺:讓午餐免費 “長盛不衰”

免費午餐開辦易,堅持難,“家之味”得以“長盛不衰”的原因有如下幾個。

黨員帶頭捐款捐物,引領大家共獻愛心。70多歲的老黨員張曉芹,今年3月送來5000元錢;去年,她已經捐了1萬元。在老黨員引領下,眾多志愿者和愛心人士,踴躍捐款捐物,讓餐廳良性運轉。王娟說,財務全部公開透明,由多人監管,確保愛心人士的捐助都用在餐廳上。

圖片

“送餐騎手”準備給行動不便老人送餐 周立權 攝

愛心換來愛心,形成愛的“反哺循環”。付艷萍說:“夏秋時節,有些老人來了幾乎不空手,菜和水果用不完,我們有時還去‘支援’附近的敬老院……”王娟介紹,有的子女回來看到老人被照顧得很好,就送來米面油。目前看食材有余量,賬面上還有6萬多元,能夠形成愛的“反哺循環”。

堅持黨建引領,政府補助。臨江市民政部門工作人員表示,政府的補貼政策,是公益餐廳的兜底保障?!坝姓档?、企業捐助、居民參與以及老人回報,我們沒有理由不堅持下去?!蓖蹙暾f。

臨江市委組織部部長高文岐表示,臨江市城區不大,下一步準備在城東和城西分別“復制”一個“家之味”餐廳,惠及更多有需要的人,讓這個小城愛意滿滿。

半月談記者:周立權 /編輯:李力

責任編輯:孔德明

熱門推薦

伊在人天堂亚洲香蕉精品区|国产SP女贝网实践打屁股视频|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香蕉久久久久|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