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傳部委托新華通訊社主辦

幾十元竟能買個“特種工證”?網絡認證要打假

2023-07-14 09:11
來源:半月談網

近年來,我國認證市場規模逐年增長。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我國認證機構和檢驗檢測機構數量突破5.4萬家,服務產值超過4000億元。但與此同時,網絡虛假認證行為日益猖獗,一些非法機構鋌而走險,為企業辦理假證、提供虛假資質,甚至非法購買居民個人信息注冊電商,售假、炒信等非法行為時有耳聞,給營商環境、安全生產、身份信息安全埋下隱患。

灰色產業鏈在成形

半月談記者調研了解到,在一些準入信息、認證信息規范有欠分明的行業,虛假認證大行其道,已經形成人員數量龐大、分工明確的灰色產業鏈。

一方面,對實體企業而言,網絡虛假認證主要針對的是行業準入資質認證。上海某門窗安裝企業為承攬高空外墻窗戶的新業務,想辦理高空清洗資質。經人介紹,該企業聯系了一家名為“少立教育”的中介機構,業務員梁某推薦了一款針對高空外墻清洗企業的“專項資質證書”。該證書認證過程非常簡單,只需要一張營業執照的照片即可。企業負責人信以為真,向梁某轉賬3000元認證費。等拿到九州寰宇認證服務中心提供的電子版證書后,該企業卻未能在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網站查到相關認證信息……

半月談記者從甘肅省蘭州市公安機關了解到,從他們破獲的相關案件來看,虛假認證已形成一條產業鏈條,甚至還有犯罪嫌疑人在境外租賃服務器用于架設虛假資質認證網站,并虛構“國家標準”,試圖增加其可信度。而為了招攬企業,這些非法機構與各地的“資質中介”聯手,忽悠企業或個人購買其推出的認證服務。

另一方面,對網絡交易平臺而言,網絡虛假認證主要打的是身份認證的主意。浙江衢州衢江區人民法院今年4月發布了一則案例,原告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發現被告李某某在某電商平臺開設的店鋪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擅自銷售和許諾銷售涉嫌侵犯原告商標權的產品。本案在審理過程中,被告李某某辯稱自己從未在淘寶網開設店鋪,也未銷售過侵犯原告商標專用權的產品。后李某某表示,自己曾把身份證借給案外人使用,自己對身份認證和開設網店并不知情。

相關知情人士透露,在網絡交易平臺,非法認證機構通過收購垃圾賬號或者自行批量注冊賬號,并用其收購的真實身份信息在網上完成開店或社交賬號的身份認證。其后,利用虛假認證通過的賬戶直接進行欺詐、售假、炒信、售禁、發布違禁信息、洗錢等違法犯罪行為,甚至將該賬戶多次倒賣,并從中獲利。

假認證暗藏多重風險

虛假認證機構利用認證標準的不完善,通過偽造資質證書、利用他人信息作虛假認證等手段,協助生產企業和個人鉆空子,對營商環境、安全生產、居民身份信息安全造成隱患。

圖片

數字中國建設成果展上,參觀者用手機辦理居民身份證網上功能憑證 宋為偉 攝

——高價購買假資質,破壞行業生態和營商環境。北京恒都律師事務所律師薛穎琦表示,認證市場化改革是“放管服”改革以來不斷優化營商環境的一大體現,但認證機構未經批準非法開展認證活動、偽造認證檔案虛假認證、買證賣證等行為,影響的不只是認證公信力,還有行業生態和營商環境。很多行業有一定的技術門檻,但相關部門尚未提供權威資質認定,而一些企業又有認證需求,給一些不法機構以可乘之機?!斑@些機構通過招攬服務中介,購買網絡搜索競價排名,使虛假認證信息充斥互聯網,誤導企業高價辦假證、買資質,破壞了行業生態和營商環境?!毖Ψf琦說。

——為應付檢查辦假證,埋下安全事故隱患。半月談記者從應急管理部門了解到,企業從事高空清洗作業并無相關資質要求,但從事高空作業的人員須持有相應特種作業操作證。當前,特種作業工種普遍存在于各大生產企業,讓一些不法分子動了心思。

在某購物軟件搜索“特種工證”,各家網店的售證價格從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以一家店鋪展示的商品為例:高空作業證、焊工特種證、叉車作業工作證,售價為80元。在該商品鏈接下方的1000余條購買評價中,甚至有買家寫著:“新工地開工,應付檢查辦理了一批,掃碼可以查電子檔,完美應付檢查?!辈糠稚a企業協助員工辦理“縮水證”“放水證”,給安全生產工作埋下隱患。

——網絡虛假認證催生搜集公民身份信息的非法產業。網絡實名制普及后,網絡交易平臺的虛假認證已經拋棄過去以偽造、變造的虛擬身份信息注冊的方式,開始冒用真實公民身份信息注冊認證。正如中國社科院專家賈元所言,冒用他人真實信息申請的虛擬賬號是大部分網絡犯罪的重要媒介。

規范與追溯兩手抓

假認證產業鏈該如何斬斷,如何除根?

——提供高質量認證渠道和服務。全國人大代表、甘肅隴南隴上莊園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負責人梁倩娟表示,對于一些新興行業和中小微企業來說,要么是資質認證渠道信息難覓,在一些企業辦事平臺上找不到資質認證信息;要么是認證投資遠高于收益,影響企業認證的積極性。建議在加強認證領域監管的同時,加大信息發布力度,面向企業提供便捷可達的權威認證渠道,提供更加全面、高效的認證服務。

——建立認證機構注冊制度。賈元建議,建立認證機構的注冊制度,加強行業自律,完善對認證機構的準入和退出管理,排除不良認證機構和機構人員。同時,在網絡認證中,不僅要落實實名制,還要落實“實人制”,即要求認證者就是實際使用者本人,嚴厲打擊非法獲取他人真實身份信息并用于網絡賬號虛假認證的機構或個人。

——健全認證風險監測預警追溯機制。薛穎琦建議,市場監管機構要不斷完善風險信息采集渠道,及時發現、識別、研判檢驗檢測風險,運用信息化和大數據手段對認證關鍵環節進行風險監測,探索智慧監管方式,深入推進“互聯網+監管”,并根據不同風險提出相應預警措施。

半月談記者:王鵬宇多蕾 /編輯:范鐘秀

責任編輯:孔德明

熱門推薦

伊在人天堂亚洲香蕉精品区|国产SP女贝网实践打屁股视频|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香蕉久久久久|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