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談記者 陳青冰
橫跨大江之上、穿梭于大山與樓宇之中,是重慶軌道交通的獨有景觀?!傲熊嚧恰钡睦钭訅握?,甚至成為游客來重慶的必到景點。這些游客可能不了解,眼前飛馳而過的重慶軌道交通2號線,既是中國西部地區第一條城市軌道交通線路、中國第一條跨座式單軌線路,也是重慶成為世界級軌道城市的起點。
重慶軌道交通 18 號線李家沱長江復線橋南岸主塔封頂 王全超 攝
始于單軌,不止于單軌
早在上世紀,重慶便開始謀劃軌道交通建設。出于成本和造價考慮,最終決定從日本引進跨座式單軌。
2000年12月,重慶軌道交通2號線一期工程開工。在此期間,重慶也在積極探索因地制宜建設單軌交通系統,并將關鍵技術國產化?!爱敃r,我們負責設計、制造單軌列車。這是個全新的東西,我們經過長時間學習、研究和創新,到2004年重慶2號線開通運營時,有19列單軌列車是由我們生產制造的,日本原裝進口的只有2列?!敝貞c中車長客軌道車輛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肖靜飛說。
如今,重慶的單軌列車交通發展已經“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列車的車廂編組從每列4節增加到8節;跨座式單軌交通系統裝備基本實現國產化配套;創立全球首個從設計到施工、從車輛到專有設備、從驗收標準到運營規程的跨座式單軌國家標準體系……
重慶的軌道交通始于單軌,卻不止于單軌。國際標準將通車里程400公里作為世界級軌道城市的準入門檻。重慶目前已建成全世界規模最大的山地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網絡,運輸里程達到501公里,軌道線網規模、客運量排在中西部前列。
打造百億級產業
重慶軌道交通的創新精神也不斷為軌道交通裝備產業發展提供養分。肖靜飛說,自己所在公司的年產值已從公司成立初期的1000多萬元,增加到2022年的21億元。
曾參與研發互聯互通CBTC系統(基于無線通信的列車自動控制系統)的重慶眾合智行交通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顧一心說:“以前,CBTC系統未能實現統一接口標準,城市軌道交通線路長期以來大多采用獨立運營、跨線降級方式運行,乘客在進行多條線路換乘時,出現‘人找車’的問題?!?021年,重慶成功整合信號,原本隸屬于3條不同線上的列車實現自動切換線路,人們可以高效便捷地換乘。
另一家成立于2021年的重慶中車時代電氣技術有限公司則在供電系統上持續創新?!爸貞c獨特的地形特征使多種軌道交通成為可能,這為我們提供更多機遇?!痹摴究偨浝砼烁叻逭f。
據重慶城市交通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介紹,目前重慶軌道交通裝備產業鏈企業已發展至80余家,涵蓋整車、設計、施工、機電、道岔等領域,2022年產值近100億元。
創新探索更多新可能
當下,重慶軌道交通正在書寫新的關鍵詞,包括“綠色”“智能”“國際化”……“重慶軌道交通裝備產業之所以能夠有這樣的成績,是因為一直保持創新意識?!敝貞c軌道交通產業投資公司首席專家何希和表示,僅以重慶單軌為例,無論是在國外還是在國內三四線城市,應用前景都非常廣闊。
未來,重慶眾合智行交通科技有限公司將致力于成為軌道裝備產業中的“中樞神經系統”,對上下游產業進行數字賦能;重慶中車長客軌道車輛有限公司正加快進入海外市場……重慶軌道交通產業投資公司副總經理胡劍說,重慶軌道交通將拓展國內外市場,加快“走出去”步伐。
目前,重慶市軌道交通運營線路共12條,運營里程達到501公里,共建設284座軌道交通站點,高效串聯起機場、高鐵站、商圈、大型居住區等重要功能節點。2022年,重慶軌道交通客運量達9.1億人次。2025年,重慶軌道交通將實現在建+運營里程“1000+”目標,中心城區軌道交通日均客流量600萬人次以上,占公共交通出行比例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