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談評論員 方問禹
強信心、開新局,在2023年的中國經濟“信心戰”中,民營經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當下,為民營企業家撐腰打氣、為民營企業發展保駕護航,成為各地黨委、政府工作日程的重要內容。作為我國民營經濟“大本營”,浙江怎么做,尤其令人關注。
浙江,有600多萬浙商深耕國內市場,200多萬浙商遍布全球各個角落。浙江各級黨委政府服務民企,兼顧中長期的環境營造與短期應勢的精準服務,為當前進一步促進民營企業大發展、激發民營企業家銳意進取,帶來了實踐啟示。
涵養民企信心,培植深厚土壤。信心比黃金更重要——對民企而言,這句話十分具體。民企信心來自對市場行情、經濟形勢的研判,更來自對自身屬性、安全感的考量。
“八八戰略”是2003年以來引領浙江發展、推進浙江各項工作的總綱領和總方略,其第一條就提出,進一步發揮浙江的體制機制優勢,大力推動以公有制為主體的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基于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深刻認識,浙江各級黨委政府對民營企業的支持一以貫之,并以機制為保障,形成了浙商群體茁壯成長的大環境。比如在浙江,備受民營企業家珍視的“風云浙商”評選已連辦20年,世界浙商大會辦到了第六屆,各級黨政主要領導與民企調研座談也是常態化機制。
弘揚“四千精神”,尊重主體地位。歷經千辛萬苦,說盡千言萬語,走遍千山萬水,想盡千方百計——“四千精神”生動刻畫了企業家精神。在浙江,它不僅被浙商奉為圭臬,更是黨委政府深刻把握、指導實踐的基本原則。
這體現了對于民營企業的一種規律性認識:企業家是企業的主體,是市場經濟大潮中的弄潮兒,在廣闊的自主空間中大顯身手;黨委政府無法代辦,其服務不能缺位,但更不能越位。
“有為政府”干在實處,支持民企“在點子上”。結合全球貿易環境、疫情等復雜形勢,針對廣大民營經濟發展的環境變化,浙江各級黨委政府把調查研究放在了突出位置,深入民企問需問計,形成了濃厚的氛圍。
服務企業、服務群眾、服務基層“三服務”機制,政企協商會、早餐會,萬家民營企業評營商環境等務實高效、靈活多樣的舉措,近幾年在浙江遍地開花。精準掌握企業所思所需,浙江通過出臺民營企業發展促進條例,創造性實施專列接工、包機出海、帶團參展等具體舉措,以及系列惠企減負政策,為民營企業及時提供了“陽光雨露”。
有了黨和政府的鼎力支持,浙江民企心無旁騖,全力奔跑。當前,浙江廣大民營企業聚焦工業經濟和數字經濟“兩條主跑道”,奮力創新,以變革應對變局,為制造業邁向中高端蓄力沖鋒。2022年,浙江全省在冊民營企業308萬戶,個體戶604萬戶。在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中,浙江企業總數已連續24年居全國首位。2022年,浙江民營企業增加值15385億元,比上年增長5.2%,占規模以上工業的70.3%,貢獻率達83.2%。浙江民企,大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