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17日,由廣州市人民政府、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指導,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汽車行業分會、中國對外貿易中心主辦的“2023廣州汽車產業發展大會”在廣交會展館國際會議中心召開。本屆大會以“踐行高質量發展 重塑中國汽車新格局”為主題,力邀行業精英、科技巨頭、產業新銳、產業鏈領軍人物、專家學者等齊聚一堂,以各自獨特的視角縱論行業大勢,共享行業智慧與經驗,共同探討行業的發展方向。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鵬受邀出席大會,并圍繞大會主題分享江汽集團關于我國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產業鏈協同創新的認識。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1至10月我國汽車產銷量分別達2401.6萬輛和2396.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8%和9.1%,汽車產銷量保持穩步增長。張鵬認為,隨著汽車行業變革進程不斷加速,智能新能源汽車已成為全球競爭焦點,各主要汽車大國都已將發展智能新能源汽車上升至國家戰略高度,我國目前已在新能源汽車這一賽道取得相對優勢。全球汽車產業的新能源轉型已經如火如荼,智能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市場潛力巨大。張鵬預計,今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到900萬輛,滲透率達到32%。
企業競爭的核心要素發生轉變。張鵬表示,新能源汽車巨大的市場空間和增長潛力吸引了諸多玩家入場,智能新能源汽車賽道現如今百花齊放,中國新能源汽車的技術創新、智能化水平、服務模式有望迎來新的突破。但從競爭的角度來講,當前新能源汽車市場仍處于循環賽階段,市場總量仍在快速增長,這個階段以硬件的比拼為主導,企業間交替競爭。而隨著市場總量逐漸趨于飽和,市場將進入“淘汰賽”階段,各企業在同級別產品的功能配置上已基本同質化,此時成本控制力以及軟件生態帶來的個性化體驗將成為最核心的競爭力。
張鵬同時表示,中國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仍面臨挑戰。他認為,當前國際形勢復雜多變,逆全球化趨勢、輸入性通脹壓力以及匯率波動等因素將對中國汽車產業發展帶來一定影響。因此,如何鞏固和強化我國在智能新能源賽道的領先優勢,助力我國汽車工業可持續發展,真正實現汽車強國夢,是當下我們中國汽車人的首要課題。對于企業而言,面向電動化、智能化、數字化的競爭,有機遇更有挑戰。尤其是進入智能新能源時代后,汽車的供需邊界逐漸模糊,供應鏈結構不斷發生改變,產業鏈體系面臨著轉型升級的巨大壓力,僅憑單體企業已經難以滿足所有智能化、電動化的技術需求,體系的協同創新是成敗的關鍵。
近年來,江汽集團確立了自主、合資、合作發展的戰略路線,“十三五”至今,累計銷量近400萬輛,實現銷售收入近4000億元,累計海外交付銷量近77萬輛,電動乘用車實現歐盟高端市場批量進入。今年1-10月,江汽累計銷量49.4萬輛,同比增長19.9%,其中海外交付20.9萬輛,同比增長74%。在技術創新方面,圍繞新能源、智能網聯等核心領域開展技術研究,積累了電池電機、電控系統、域控技術等關鍵核心技術。在開放合作方面,通過與大眾汽車、蔚來汽車的深度合作,汲取合作伙伴在研發、制造、營銷方面的先進經驗,全面賦能江汽自主發展,也充分彰顯江汽集團世界領先的高端智能制造能力。在產業鏈布局方面,江汽與華為、地平線、科大訊飛、黑芝麻、京東方等科技巨頭強強聯合,在汽車智能化研發領域形成全面、長期、穩定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持續為用戶提供更智能、更安全、更自由、更愉悅的移動出行解決方案。
據悉,下一步,江汽集團將堅持做強做大商用車,鞏固提升核心業務優勢,開放合作發展乘用車,賦能發展戰略業務,借勢借力轉型發展零部件業務,創新發展汽車金融、汽車物流和增值業務,打造具有江汽集團特色的產業生態體系。堅持“自主創新+開放合作”雙輪驅動,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加強關鍵人才隊伍建設,穩步推進全球化發展。(齊亮 李露露)